爱游戏平台官网数十年磁力泵、离心泵、自吸泵制造厂家

全国咨询热线

136-2518-2808

缓解节后“招工难” 倾听他们心中的梦想和烦恼

来源:爱游戏平台官网    发布时间:2024-04-26 16:52:10

  随着春节的远去,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大迁徙,不少农民工告别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背起简单的行囊,来到城市追寻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或大或小、或远或近,召唤着一批批农民工踏上了返城之路。在这个城市,有他们向往的生活,有他们期望的满意工资,但同时也有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种种烦恼连日来,记者深入车站、工地、职介所等地,倾听他们的新年愿望,感受他们回城后的苦辣酸甜。

  3月2日下午6点半,忙完了一天家政工作的钱大姐回到了位于西青区大寺镇的一栋居民楼。为了丈夫上班方便,她们在这里租下了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钱大姐说,20年前,她就和丈夫从安徽阜阳来到天津打拼,如今,她做家政每月能挣到3000多元,丈夫在一家非公有制企业打工,每月也能挣到3000元左右,单位还给上了保险。她们的儿子已经22岁,在天津医科大学读大四,马上就要毕业了。

  在同乡眼里,钱大姐夫妇已经是小有成就。但对他们这一对“60后”夫妇来说,则期待着2013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自己多年的梦想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天津买套房子,不需要太大,六七十平方米就可以,这些年,我和老公打工也攒了些钱,交首付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办理按揭贷款就有一定困难,一次性支付又太多,过一段再看看,不行就买个老一点的房子,在天津这么多年,一直租房住,总觉得缺点什么。”

  在纪庄子桥下,每天都有不少打零工人聚集在这里等待工作的机会。寒风中,当记者来到这里见到老李时,他正举着一块写着“木工”的牌子等活儿,谈到他的新年心愿,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活儿别那么难找。

  老李是个“70后”,虽然才刚过四十岁,但生活的辛劳使他看起来比实际苍老很多。老李说他没上过几年学,也没有啥技术,到工厂打工,都嫌他岁数有些大,工作不好找,只能靠卖力气挣点钱,他的父母和妻女都在老家,自己多辛苦都不要紧,就是想多挣些钱寄回去,让他们过得好一点。他说,为了早开工,还没过正月十五他就从家里出来了,可这些日子活儿不好找,运气好了到那儿就有活儿干,运气不好连着几天都白等。所以老李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天天都能有活儿干。

  在西青经济开发区的24小时求职公寓里,记者见到了一对“80后”夫妻。丈夫小魏从16岁就从家里出来,至今已经在外打工十几年了,现在做室内装修的工作,妻子则是过完年刚刚从陕西老家过来找工作。

  提到新年的愿望,妻子小周说得很爽快,她就希望能找个待遇不错的工厂好好干活、多挣点钱。小魏想了一会跟记者说“我女儿今年6岁,快要上小学了,老家那边的教育条件比这里差很多,希望能把孩子接来,在天津上小学。”

  对于“90后”农民工而言,他们更注重生活质量,也更有梦想。采访中,不少人都说,打工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了技术,以后发展自己的事业。

  在位于梅江地区的一家美发店见到王宁的时候他正在帮一位顾客烫头,今年20岁的他已经是来天津打工的第二个年头了,他和记者说自己很喜欢美发这样一个职业,想把理发烫发这一套技术学好了,攒够钱以后能开个理发店,自己创业当老板。

  黄天翔也是一位“90后”,在一家汽车保养店工作,平时提供四轮定位、补胎、洗车等服务。小黄和记者说。“工钱多少我不在乎,就想趁年轻多学点东西,在这家店我已经干了3年,一开始只干一些简单的活,比如洗车、清洁等工作,后来慢慢地,老板开始教我补胎、四轮定位等技术活。”他还和记者说今年店里还会引进新设备,他今年的愿望就是再掌握一样新技术。有朝一日能自己开店。

  3月1日下午,记者在位于津南区的海河教育园区公交站见到王占营时,他正与老乡杨广志和吴金明扛着行李,快步地穿梭于园区内。“年前回家时,老板就已经跟大家定好了,让正月二十之前回来,这不,我们赶在最后一天回来了。”今年39岁的王占营与其他两位农民工兄弟都来自河北沧州的献县,去年5月,结伴来到天津打工。由于没什么特殊的技能,三个人只能在建筑施工工地上做“力工”。他们的工资是按件计取,为了能多赚些钱,每天早晨天一亮,大家便起床干活,直到夜幕降临。“要说这活儿是挺累的。不过每个月能拿到差不多3400元的工资,而且老板人很好,我们仍旧是挺幸福的。农村人空有一身力气,苦点累点倒是不怕,最大的问题是想家。你看他,从家一出来,就开始不停地念叨孩子。”在杨广志的介绍下,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王占营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今年19岁,小女儿只有10岁。“想家时就给孩子打电话,一说就不想放下。我们吃住都在工地,每个月最大的花销就是电话费。剩下的钱我几乎一分不动,就是想多攒点钱,希望有一天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王占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如果说妻子与孩子是王占营心中那份最放不下的思念,那么压在50岁农民工秦建民心头的“痛”,就是他那70多岁的母亲。3年前,为了还清给儿子结婚盖房所欠下的钱,河南农民秦建河带着妻子来津打工。2月27日傍晚,秦建河下火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母亲报平安。“现在孩子也在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我妈一个老人。每次离家的时候,我都不敢看她红肿的眼睛,等挣够了钱还了欠款,我们马上回家。”秦建河告诉记者。

  虽然这座城市流光溢彩,但是大部分农民工却过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遇上问题无处倾诉、也无人倾诉的现实,则加剧了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就像王占营、秦建河这样,每天在对家人的思念中度过打工之日的农民工还有很多。而春节短暂的团聚,并不能弥补他们心中那份亲情的缺失,反而更激起了他们对家的渴望。“节后更想家”成为返城农民工的共同心声。

  对于那些第一次出门打工,或是返城后还未找到一份对自己最合适工作的农民工来说,无处安身成为了摆在了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

  2月27日一早,正要前往北京出差的记者,在天津站地下一层见到了一支农民工“小分队”。除了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民工正在焦急地拨打着电线个人都静静地围坐在一大堆行李的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打电话的人。在与这些农民工兄弟的交流过程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这支由8位农民工组成的“小分队”来自山东菏泽,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只有17岁。他们中除了一直在拨打电话的常大哥以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出门打工。“我带大家来投奔一位老乡,他说他们工地特别缺人,一听说工资不低,大家就收拾行李来了。说好了他来接站的,到现在也没看见人,手机还打不通,急死人了。要是找不到他,这么多人得怎么安排啊?”常大哥焦急地说。

  “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次出来打工的人来说,这里是人生地不熟。找不着工作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吃喝都没有保障,更甭提挣钱寄回家了。记者同志,你知道哪能找到工作吗?”52岁的李大叔看上去有些沮丧。“绝对不可以让那些黑中介给骗了,我出门的时候我妈跟我说了好几遍。”17岁的小辉与记者聊了起来。对于即将开始的打工生活,这个看上去还有些孩子气的小伙子自称“早已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我爸和我姐、姐夫都在外地打工,虽然他们回家时总说城里的生活好,但是我看得出他们很辛苦。既然进了城,就不能考虑那么多,现在就希望能找个安稳的地方,好好干活挣钱。”小辉说。20分钟后,常大哥终于与老乡联系上了,在电话里问清了到达工地的路线后,“小分队”立即扛起行李,准备出发。“老乡说可能用不了8个人这么多,大家都过去试试吧,要不然今晚就得睡在这儿了。”常大哥招呼着大家,快步向公交车站走去。

  除了这些第一次来津打工的农民工兄弟外,还有一部分返城农民工也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24岁的张晓玲从贵州来津打工已经3年了,一直在一家四川菜馆当服务员。由于每年春节都是饭店用餐的高峰期,为了保住这份薪水还算不错的工作,这3年张晓玲都没有回老家过年。“每到元旦过后,老板都会把我们的工资押后一个月发,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过年的时候留下来。”今年春节,为了能回家过年,晓玲和其他几位姐妹在1月10日领了工资后,便向老板请了假,“再拖就怕又走不了了。”3月1日,站在天津站的广场上,刚刚返回天津的晓玲很是茫然。“原来的饭店是回不去了,即使老板不怪罪,我也觉得这样做对不起饭店。现在得赶紧重新找个管吃管住的工作,要不然就得睡大街了。”晓玲说。

  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或是因为工资低、工作累,或是因为考虑到与老板、同事的关系,许多农民工都像晓玲这样,春节后不愿再回到原单位工作。那么对他们来说,返城之后,如何尽快找到一份满意工作,让自己有个温暖的安身之处,便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3月2日,走下火车,站在津城这片土地上的陕西宁强农民工赵士名,感慨万千,“现在我真的不知道我算是个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来津打工已有12年光景的小赵,本想今年回家就业。但是回到老家两个月后,他却无奈地发现了自己已不再适合村里的生活。

  12年前,19岁的赵士名跟着父亲来到天津打工。在过去的12年里,他在工地上做过力工、浇筑工,在酒店做过服务员、保安,也跟着朋友做过小生意、卖过保险。虽然现在每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但是小赵坦言,在这里,从未找到过“家”的感觉。“刚来的第一个春节,我和我爸回老家过年,临走前想给我妈和我姐买点礼物。可是一进商场,许多人都向我们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也许大家认为,农民工怎么也会逛商场。”回忆起12年前的一幕,小赵有些尴尬地说:“那时候,穿的的确太寒酸了。”这些年里,小赵与父亲的工资慢慢的升高,生活也变得好起来,但是从那件事之后,小赵的父亲一直不愿再进商场。“这些年,大家对农民工的认识越来越深,也有更多的人愿意认可我们这个群体,甚至有人称我们是这个城市的新市民,市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农民工的政策,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想真正地融入这个城市,非常不容易。”来津打工12年,如今已经31岁的小赵仍孑然一身,聊起自己的终身大事,他不好意思地说:“这里的哪个姑娘能看得上我们这些农民工啊?”

  今年春节,考虑到父亲的年龄慢慢的变大,回乡后的小赵本打算与父亲不再回来,而是在当地找份工作。也许是因为知道不会再回到天津,这一次回家后,小赵竟然格外地想念这里。“虽然在大城市里的打拼生活非常辛苦,但是出来12年了,猛地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到以前的生活。”小赵坦言,现在的自己甚至已经不会拿锄头了。春节过后,小赵在县里走了好几圈,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躺了三天后,2月28日,小赵一个人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12年来,第一次没有了父亲的陪伴,漫长的旅途中,小赵想了很多,“这一次,我要找份有技术上的含金量的工作,然后争取考个技能资格证。我想在这个城市里扎根,也希望这个城市可以接纳我们。”小赵说。

  连日来的采访,聊起现在的打工生活,不少农民工兄弟都跟记者提到过“尊重”二字。“一些城里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我们,从没把我们当做这个城市的一分子,没错我们就是打工的,我们可能没钱,没有高学历,但是我们也是靠劳动养家。希望我们大家能对我们多一份尊重与宽容。”寒风中,正在纪庄子桥下等活儿的农民工金师傅说。

  农民工活跃在各个工作岗位,日复一日重复着忙碌的工作,为城市的繁荣挥洒着汗水,但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些外乡人,望着都市街头闪烁的霓虹灯,望着街道两旁万家灯火,似乎总有一种不能接纳他们的尴尬。而事实上,从农民工自身角度讲,经过多年的打工生活,不管从语言谈吐、生活小习惯还是思维方法他们早已一步步融入城市,他们已不习惯家乡的生活。

  显然,农村已然是“回不去”的故乡,但城市依然是“留不下”的异地!他们渴望融入城市,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渴望跟城里人拥有一样的社会、医疗保障以及地位,而要想这些愿望变成现实,除了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每一个城市人去关注和尊重他们,并把这种关注细化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他们不再感受到城市的冷漠,帮他们真正地融入城市。

  比如说一个企业,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打工,企业环境的好坏可能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况,因此打造一个良好的就业软环境,关心关爱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近日,记者造访了西青经济开发区的优爱特电子有限公司,离着员工活动室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一浪高过一浪的歌声就传入了记者的耳朵。紧接着,走廊墙壁上贴着的小房子、蝴蝶、爱心等各种俏皮图案的剪纸和琳琅满目的员工活动照片吸引着记者的视线。优爱特的蒙延禄部长介绍说:“我们很关心员工的文娱生活,公司经常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休息时间经常组织合唱比赛,员工也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每个人都积极装点,墙上的图案和照片都是员工们自发地贴上去的。”

  除了注重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员工的日常生活在这里也得到了细致的照顾。就在采访当天,一对刚来天津的夫妻正在面试,听说他们还没有住的地方,蒙部长当即决定可以先安排住宿之后慢慢再走流程。这对夫妻很感动地说:“蒙部长看我们刚来人生地不熟的,怕我们出去找小旅馆不安全,没上班就让我们住在公司宿舍,而且公司还考虑到要把我们安排在一个班次,非常人性化。”要想让员工有一个好的工作状态,“吃”是最不能忽略的,“公司免费提供一日三餐,食堂还配备了专业的营养师,吃的可好啦。”一位正在食堂吃饭的员工对记者说。

  采访中,一位员工还跟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员工叫郭辉,由于不适应天津的气候再加上剧烈的运动致使肺泡破裂,公司第一时间将他送到医院做医治,后来发现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还将其列入工会救助对象,没让员工花一分钱。这位老员工说:“这些事我们看在眼里很温暖,家里人明白我们在这样的企业上班也很放心。”

  在北辰区天津市聚能高压泵有限公司的员工宿舍,记者同样看到了很温馨的一幕:一群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收拾东西,有贴喜字的、有系红花的,还有两个人正在铺鲜艳的床单。原来大家正在给一位名叫张星星的小伙子收拾婚房。公司负责人和记者说,工人一般都只有春节才回家,因此,有些人就趁着过节回家把婚事一块办了,不少工人都是带着媳妇回来的,我们专门准备了婚房,让他们暂时有个落脚的地方,安顿下来,再为妻子找工作。

  除了对农民工生活的关怀和帮助,对农民工子女的照顾也不容忽视。为此,一些区县也都采取了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措施。比如宝坻区就在6所中小学校校园建起了周末课堂。一到周末,宝坻区的青年教师志愿者们放弃休息时间来到学校,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方面,开展和外来务工子女“一对一”帮扶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营造互帮互助、一同成长的良好环境。如今,宝坻区已有千余名外来务工子女在“周末课堂”快乐成长,在异乡享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似乎还远远不足,关爱农民工,不仅是政府、企业的当务之急,更是每个城市人的应尽职责。有时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话语,就能给他们带来莫大的精神慰藉。

  连日来,采访了几十位农民工,他们的故事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城市梦”。梦想和现实只有一线之隔,记者坚信,他们终将在努力和坚持中逾越,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真正融入这个城市,而不再做城市的仰望者。本报记者张雯婧杜洋洋实习生于湉